催婚是爱还是变态?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原创
文/ 林君
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不少年轻人都被有个烦恼:被催婚。
这个现象,导致现在很多年轻人后有家不敢回。实际上,不论是过节回家了,不在父母身边,偶尔也会受到父母电话的“轰炸”催婚。
在很多年轻人眼里认为催婚是变态,但是在亲戚朋友眼里却觉得这是爱。
催婚究竟是爱还是变态?这个话题在奇葩说专门被提出并且引起激烈的辩论。
蔡康永说:
“爱太巨大的时候,它干扰了我们人生自己的节奏。
婚姻真的是美好的吗?对柳岩来讲也许是,对我来讲可能不是。
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什么?
是给他一个理想的环境,要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90后的人起码要拥有这点自由——我们可以在心里想说,我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再也不要受到七大姨八大爷问我说:你为什么还不结婚?
因为我们也不会倒过来说,那你为什么还不离婚?
各过各的,容忍别人自己的选择,是我们目前这个社会,最需要的一个态度。如果当初我爸爸催我结婚,可能大家就看不到今天蔡康永了。”
当然,不是爱就是变态的两级态度也太极端,我的看法既不是爱也不是变态,而是两代人之间可以调整磨合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
父母总是爱用结果导向的聊天思维
父母问话的方式往往是:你考试成绩怎么样?怎么今天又迟到了?今年该结婚啦!......
而不是过程导向的:复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吗?今天早上起不来,昨天电视剧放的什么?那么吸引你。今年那个男朋友谈的怎么样?你们沟通相处得好吗?
由于父母不擅长过程导向的聊天方式,不知道如何把聊天内容引向更细节更具体,更贴近内心情感。高度总结式的聊天方式就会使话题走到一个死角。明明父母想表达一个关心,想要了解你的近况,但是结果导向的问话方式让对方听起来就像是催促而产生压力。建议晚辈们注意区分,勿要把关心也听成是催促。
关注现象背后的问题,而不是关注现象本身
要知道任何现象都是由于后面千丝万缕的原因造就的,那些原因有些可能是孩子无法轻易克服的死结。其实许多大龄未婚青年身上都有亲密关系障碍的问题,要么恐惧亲密关系,要么把握不好关系边界的尺度。这往往是家庭关系造就的,所以催婚的父母势必得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与孩子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一个与父母无法建立亲密关系的孩子又如何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一场价值观的战争
父母爱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事物也给予孩子,他们习惯用自己的视角看问题。所谓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别人身上,是以己度人,自己觉得好的便觉得别人也应该觉得好,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便觉得别人也应该做。自己觉得结婚好,就觉得别人不结婚都不正常,结婚再不幸福都应该忍受......
中国很多人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价值观,跟传统的道德思想控制有关,也和我们历史背景有关。占领道德的至高点总是不会有错的,不会被归为”异类“或是”有罪的“,如果我也出生在那个时代,恐怕对成为异类的恐慌也同样会滋生在我的内心。
建议小辈可以多听听父母那个年代的故事,多看看那时候的艺术作品,抛开自己的偏见,多体会他们所处时代的无奈。在理解父母的基础上心平气和的与父母沟通。